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植化重点实验室 > 曾英研究组 > 研究组头条
left
曾英研究组
研究组头条

Angewandte Chemie: 韧革菌素Vibralactone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5-03  |  作者: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Vibralactone是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吉开课题组从高等真菌褐盖韧革菌Boreostereum vibrans 中发现的具有很强的胰脂肪酶抑制剂活性的天然产物,其罕见的4/5融合双环内酯骨架在真菌体内如何形成,始终是一个谜。课题组运用13C同位素标记谱(isotopologue profiling)、定量核磁共振以及代谢谱技术,结合酶化学与基因表达实验证据,揭示Vibralactone的双环内酯骨架既不是聚酮也不是倍半萜来源,而是由莽草酸和苯丙氨酸途径的芳环衍生而来,直接前体很可能是对羟基苯甲酸。芳环的单加氧扩环以及中间体七元环的分子内环化,可以说是这条途径上最引人入胜的酶反应,其中很可能蕴含不同寻常的酶催化机理。  

      Vibralactone出乎意料的生物合成途径,再次显示了真菌非凡的创造力。以上研究结果,不仅为进一步阐明Vibralactone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由曾英课题组和刘吉开课题组共同完成的“Elucidating the Biosynthetic Pathway for Vibralactone, a Novel Pancreatic Lipase Inhibitor with a Fused Bicyclic β-Lactone” 研究论文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3, 52: 2298–2302)。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061)以及973项目(2009CB522300, 2013CB127500)的资助和本所仪器分析测试中心的技术支持。 

 

                                          韧革菌素Vibralactone (1)的生物合成途径 

 

 

超高压液相-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韧革菌无细胞体系通过分子内环化将七元环中间体3 (正常的和13C标记的)转化成韧革菌素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