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独龙江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遵照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指定的科学观测规范与标准,开展长期定位观测。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观测指标、观测方法、采集规程、数据标准,规范野外长期观测指标体系、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等技术体系。开展的核心观测内容如下:
1、水分观测:降雨(pH值、矿化度、硫酸根离子含量、非溶性物质含量);地表水(静止、流动)(pH值、矿化度、SO42-、Ca2+、Mg2+、K+、Na+、CO32-、HCO3-、氯化物、PO43-、NO3-、化学需氧量、水中溶解氧、TN、TP);地下水(pH值、矿化度、SO42-、Ca2+、Mg2+、K+、Na+、CO32-、HCO3-、氯化物、PO43-、NO3-、化学需氧量、水中溶解氧、TN、TP);穿透雨(pH值、矿化度、SO42-、Ca2+、Mg2+、K+、Na+、CO32-、HCO3-、氯化物、PO43-、NO3-、化学需氧量、水中溶解氧、TN、TP);树干茎流(pH值、矿化度、SO42-、Ca2+、Mg2+、K+、Na+、CO32-、HCO3-、氯化物、PO43-、NO3-、化学需氧量、水中溶解氧、TN、TP)。
2、土壤观测:土壤剖面、土壤机械组成、容重、土壤类型、土层厚度、母质、石砾含量、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pH值、阳离子交换量、无机碳、DOC、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全钙、速效磷、速效钾、硝态氮、氨态氮、速效中微量元素;重金属含量。
3、气象观测:气压、风向、风速、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降雨、地表温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热通量、水面蒸发量、日照时数、天气现象和能见度;PM2.5、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颗粒物;干沉降、湿沉降、重金属元素;总辐射、紫外辐射、净辐射、长波辐射(上、下)、光合有效辐射、反射辐射、光照强度;冠层温度、空气相对湿度。
4、生物观测:样地地形测量、每木调查(树种、胸径);物种组成(乔、灌、草、藤(种类、株数、高度、盖度、生物量);群落特征(各层物种数、优势种、高度、生物量盖度等);树种更新(幼苗动态);叶面积指数;凋落物;物候观测;元素含量、热值(优势植物和凋落物的C、N、P、S、Ca、Mg、热值等);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无脊椎动物(昆虫、土壤动物)物种组成、物种分布时空特征与活动规律、物种相对丰富度;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碳、氮、群落结构、大型真菌种类与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