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Honghe Agroforestry Ecosystem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科研动态
红河站科研动态纵览
作者:  更新时间: 2025-02-16

  红河站的建设成果不仅为西南干热河谷乃至全球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科的前沿进展。这些成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农业科技突破方面,红河站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整体思维和农业生态系统认知的首要前提。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科技入滇项目,红河站系统分析了西南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并提出了包括种质资源创新、循环农业创新与组织机制创新在内的干热河谷综合保护发展框架。

   

  (2)微生物组学技术在认知和理解农业系统运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河站团队依托国家基金委中泰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与CGIAR国际合作项目,对土壤微生物进行了系统筛选,并建立了土壤-植物-微生物互作体系。在大规模真菌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真菌多样性家谱,发现并描述了7个新目的真菌、81个新科、309个新属以及2146个新种,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真菌资源战略储备,并拓展了热带和亚热带真菌类群多样性分布及其演化的科学认知,引领了全球真菌新种大发现。

   

  (3)在种业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特色种质资源的突破性基因组学和精准育种技术是其核心。红河站依托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以及与世界农用林业中心、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签订的种质资源保护备忘录,收集并保存了干热河谷地区的100余种、1000余份种质资源。红河站还开展了西南干热河谷与非洲撒哈拉南部地区的种质资源筛选与品种选育工作,并在乡土木本植物以及引进植物的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分子育种创新种质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4)大数据与新一代传感器技术的数据科学与智慧农业将成为推动农业领域进步的关键技术。红河站与云天化现代农业中心合作建立了高效的水、土、气、生四要素智慧农业系统和现代农业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并与云南联通公司签订了红河县全域大数据与红河5G智慧云农平台构建协议,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工厂化育苗基地方面,红河站育苗基地拥有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和播种车间,以及轻基质网袋容器自动生产线和全光照喷雾育苗苗床等设施,为干热河谷特色种质资源的育苗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该站已拥有100亩的现代化育苗基地,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株热带水果苗木。




版权所有:红河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滇ICP备05000394号】
Email:  liyunju@mail.kib.ac.cn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