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园艺学与种质创新专题组
|
专题组介绍
研究组主要从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基因组学研究,借助全基因组信息,通过分析物种过去、当前和未来的种群动态、适应性演化、有害突变积累的剧烈程度以及分布区转变的过程,为极小种群植物制定前瞻性和科学性的物种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研究重要观赏植物类群的自然杂交现象,通过群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回答以下问题:亲本之间基因组的哪些区域存在高度分化?这些区域在基因组的位置怎样?这些区域的基因是否与物种生殖隔离相关?是基因的多效性还是搭便车效应介导物种形成?对于遗传背景清晰且极具观赏价值的天然杂交后代,突破其高效营养繁殖技术和高效集成栽培技术,进行新品种登录与推广示范。
研究组成员: 马永鹏(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专题攻关组组长,长期从事保护基因组与种质资源创新研究。 张仁纲,助理研究员(项目聘用),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 刘德团(博士在读),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漾濞槭的保护生物学研究。 敖艺山(2019级2022年毕业),研究助理,主要从事保护生物学的技术方法在极度濒危植物紫花杜鹃中的应用。 博士后: 张宁宁(博士)。 硕士研究生: 姚刚(2018级2021年毕业),主要从事极小种群植物蒜头果的保护基因组学研究;目前工作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沈元婷,主要研究利用RAD技术探讨杜鹃花属的系统发生关系。 朱培高,主要从事花性别分化与形成研究。 江宏浩,主要从事大苞半蒴苣苔苞片融合的研究。 舒恒,主要从事极度濒危物种巧家五针松的保护生物学研究。 周敏洁,目前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集中教学培养。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