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育与驯化生物学研究组
|
新闻动态
2020年7月5日至2020年8月24日,为执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综合评估”项目野外调查工作,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研究团队成员刀志灵、杨静、蔡磊、张品、陶丽丹、李凤荣、郭世伟、杨丰懋、马雨倩、杨雯媛、刘阳等人,由刀志灵博士和杨静博士带队(分为两个考察分队),对青藏高原的昌都市、林芝市、山南地区、日喀则市、那曲市进行了为期51天的野生植物调查。考察队考察了察隅县、墨脱县、波密县、错那县、隆子县、亚东县、定结县、定日县、聂拉木县、吉隆县、当雄县、比如县、索县、康县、类乌齐县等地区。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极度濒危植物、青藏旗舰物种、西藏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等开展了调查,并对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球根宿根类植物进行了调查和引种。 本次调查到的目标物种共计26种。其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有无苞杓兰(Cypripedium bardolphianum)、大理铠兰(Corybas taliensis)、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大花醉鱼草(Buddleja colvilei)、云南梧桐(Firmiana major)、旱地木槿(Hibiscus aridicola)、芒苞草(Acanthochlamys bracteate)等;极度濒危物种包括波密杓兰(Cypripedium ludlowii)、秀丽兜兰(Paphiopedilum venustum)、互生红景天(Rhodiola alterna)、错那景天(Sedum tsonanum)、全萼秦艽(Gentiana lhassica)、匙叶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等;西藏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有西藏含笑(Michelia kisopa)、西藏木莲(Manglietia caveana)、西藏柯(Lithocarpus xizangensis)、藏南丁香(Syringa tibetica)、锡金冷杉(Abies densa)、阴湿小檗(Berberis humidoumbrosa)、波密卷瓣兰(Bulbophyllum bomiensis)等;并重点调查了旗舰物种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e)。本次调查系统采集了目标物种及重要伴生植物的标本903号2710份,分子材料2796份,拍摄图片5万余张 考察还调查引种了球根宿根植物共计16种,主要有青甘韭(Allium przewalskianum)、粗根韭(A. fasciculatum)、大花韭(A. macranthum)、高山韭(A. sikkimense)、太白韭(A. prattii)、紫花象牙参(Roscoea purpurea)、卷叶黄精(Polygonatum cirrhifolium)、紫花鹿药(Maianthemum purpureum)、管花鹿药(M. henryi)、鸢尾属(Iris spp.)、红苞距药姜(Cautleya spicata)等。引种的活体材料多数在丽江高山植物园开展人工繁育与栽培工作。 本次考察行程13000多公里,海拔跨度4000多米(1000-5000米),涵盖了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高原湿地和流石滩等植被类型,顺利完成了2020年度的科考任务。系统调查了喜马拉雅地区大理铠兰的种群分布,新增了无苞杓兰、波密杓兰、西藏含笑、绒叶含笑等的多个分布点,为青藏高原的植物保护提供了依据。 在考察中,队员们不畏艰难,顶住了蚂蟥蚊虫肆虐和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以超强的毅力和耐心顺利完成了科考任务;但是,由于雨季塌方多发和边境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喜马拉雅南坡和部分边境地区未能到达,需要进行补充调查。本次野外科考得到了各县市林草局、科技局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边防派出所等单位的领导、同仁的鼎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致以真诚的谢意。 图1:本次青藏科考调查到的部分物种图片。A. 波密杓兰(Cypripedium ludlowii);B. 大理铠兰(Corybas taliensis);C. 波密卷瓣兰(Bulbophyllum bomiensis);D互生红景天(Rhodiola alterna);E. 西藏柯(Lithocarpus xizangensis);F. 藏南丁香(Syringa tibetica);G. 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H. 芒苞草(Acanthochlamys bracteate)。(摄影:B、F&G刀志灵、其他郭世伟) 图2:本次青藏科考调查引种的部分球根宿根物种图片。A. 紫花象牙参(Roscoea purpurea);B. 紫花鹿药(Maianthemum purpureum);C. 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D卷叶黄精(Polygonatum cirrhifolium);E. 太白韭(Allium prattii);F. 青甘韭(A. przewalskianum);G. 大花韭(A. macranthum)。(摄影:郭世伟) 图3:本次青藏科考工作照片。(摄影:A蒋红飞、B杨静、C刀志灵)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