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生地实验室 > 植物保育与驯化生物学研究组 > 研究成果
left
植物保育与驯化生物学研究组
研究成果

濒危物种巴朗杜鹃野外调查工作顺利完成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5-11-26  |  作者:廖荣丽 张雪梅 杨静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巴朗杜鹃(Rhododendron balangense)最早由何铸在1952年采集,在1983年才被方文培先生发表为新种。资料显示该物种种群数量极小,目前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处于极度濒危的困境。2015年11月12日至11月18日,在马永鹏副研究员的带队下,张雪梅博士、廖荣丽硕士共同组成调查队,前往四川调查该物种的野外生存状况。

  根据巴朗杜鹃标本提供的信息,调查队在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找到了该物种。但遗憾的是,高3m左右的成年个体很少,但可见到高50cm左右的小苗,证明该物种存在一定自然更新能力。巴朗杜鹃生长在国宝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使卧龙自然保护区遭到破坏,直到今日在保护区内仍可见到震后遗留的枯树、泥石滩和山体滑坡。

  根据标本资料,汶川茂县三龙乡也是巴朗杜鹃的分布点。该区域地势复杂,山路陡峭难行,山上有积雪,给调查造成了较大的困难。遗憾的是我们在三龙乡寻找了三天,从海拨1500m的山脚爬到海拨3300m的山顶,也没有见到这个居群。调查虽然艰苦,但沿途卓绝的秋景令我们觉得不虚此行。

 

巴郎杜鹃

 

 

 

卧龙保护区

 

 

 

巴郎山雪峰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