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组与高立志研究组密切合作,依托于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植物种质资源与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紧紧围绕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一三五”第三突破组群“植物核心种质资源与基因组学”的研究方向,重点开展禾本科(稻属)与山茶属的比较功能与进化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研究。
组内成员

王学文 博士
Bennetzen(美国)院士中国研究组负责人
联系方式:
工作组:Jeffrey Bennetzen(院士)研究组
办公室:中国西南野生种质资源库
电子邮箱:wangxuewen@mail.kib.ac.cn
电话:0871-65238370
联系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黑龙潭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个人主页链接: http://www.escience.cn/people/wangxuewen/index.html
简历:
王学文, 博士(英国),博士后(美国)。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学士学位;1999年获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学位;2000-2004年在湘潭大学从事教学工作。200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King’s College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2008-2012年3月美国乔治亚大学博士后,从事多种能源植物基因组、遗传育种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2012年4月归国,进入中国烟草专卖局所属国家烟草基因中心,被聘为研究员,是中国烟草生物信息学平台负责人,主要从事中国烟草基因组、遗传和生物信息学等专业的研究工作。2013年4月进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为国家中组部外专千人Jeffrey Bennetzen(美国)院士的中国研究组负责人,从事多种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的全基因组、转录组、遗传和生物信息学等研究工作。已参与和完成的项目有中国国家外专千人人才项目1个,美国国家级课题3项,美国自科基金课题1项,英国皇家学会课题1项,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湖南省教委课题1项,国家烟草专卖局2012年烟草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专项1项,主持湖南省对口扶贫项目1项和湘潭大学校级课题1项,授权国家计算机软件2项(第一署名作者),获得湖南省和湘潭大学教学多媒体教学奖各1项,近年发表高水平的SCI论文5篇以上,其中单篇影响因子最高31,第一作者单篇最高影响因子大于5.0。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报告数十次,口头报告数次。在《Nature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Bioenergy research》、《G3 Genes|genomes|genetics》等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文章在发表的当年被Nature genetics, Genome biology,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等世界顶级学术研究杂志引用。为国际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Plant signalling & behaviour》、《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Bioinformatics》,国内杂志《遗传》和《中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报》等的论文审稿专家。为美国生物能源中心(BESC)成员, 国际实验生物学会(SEB)会员,国际遗传学会会员,中国遗传学会终身会员,中国基因组学会理事会成员。
研究兴趣和在研项目:
研究的兴趣主要在于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手段从事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的全基因组信息、转录组信息、遗传资源多样性的分子机理和生物信息学等研究工作,深入揭示控制重要作物的全基因组信息,发现全基因组水平的基因转录信息及其与发育、重要经济性状的关系,为分子育种和性状改良提供软件和分子标记等工具。研究与美国University of Georgia 等国外大学和一些国内研究及教学单位紧密合作。主要研究兴趣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种全基因组研究
物种品种的生命活动以及特异性主要由该物种的基因组控制。我的研究兴趣在于揭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公认的重大科学意义的物种的全基因组的序列组成、进化和多样性。我们已经完成了谷子(小米)的参考基因组研究,文章在Nature Biotechnology 2011发表。目前在研作物基因组研究包括禾本科的作物,例如谷子(SetariaItalica),台麸(Eragrestistef), 小麦(Triticumaestivum,Chinese Spring),黍(Panicummilliaceum)和竹子(Bambusoideae)等等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例如茶(Camellia)等等。
2) 转录组研究
作物的性状以及在各种环境下的表现是由基因的活动即基因的表达控制的。我从转录组水平研究作物的基因的组成、表达与发育、性状的关系。例如小麦在干旱情况下基因如何做出反应、哪些基因将参与抗旱的过程?中国特色的茶叶质量与叶子发育相关联,那么哪些基因决定茶叶的品质?对于以上问题,我们的研究将从全基因组转录的角度和代谢物的角度给予全面的回答。
3)分子育种研究
分子育种将从根本上实现作物产量增加和品质改良。我熟练掌握世界最先进的基因分型技术,从事杂交和自然群体的基因分型和遗传变异分析、快速开发遗传图谱和关联分析、定位决定性状的基因位、大规模开发分子标记。我们开发了一系列SSR, SNP开发的技术和软件,能够在短时间内低成本地开发大量的分子标记和图谱,为群体资源的发掘利用和分子育种提供直接的应用工具。
4) 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技术是我们进行基因组研究,转录组研究和分子育种研究的有力后盾。我在此领域具有丰富的专业分析经验和相关软件的开发经验。数据分析结果发表在世界著名的顶级学术杂志上,有的被其引用。开发了一系列国家版权局认定的生物信息学软件,例如适于全基因组水平的分子标记开发,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群体遗传变异分析,例如SNP分型等等。
合作单位(部分列表):
目前研究项目与一些国内外研究单位进行合作。这些单位有University of Georgia、中国茶叶研究所、国家油茶研究中心、云南茶叶研究所、湖南茶叶研究所、云南红花油茶试验基地,还有一些地方林业局及一些国内大学。

李萌 助理研究员
联系方式:
电话: 0871-65225484
邮件: limeng@mail.kib.ac.cn
通讯地址: 中国云南省昆明市黑龙潭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主页链接: http://www.escience.cn/people/mengli-kib/index.html
简历:
2012年获江苏大学生的化学和生物分子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青岛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学士学位。
过去八年的研究经验里有脊椎动物的MAPK基因进化和基因组比较研究、三角帆蚌的抗性基因克隆和表征研究和基于老鼠动物实验的活动目录程序模式基因家族的进化分析研究;
研究兴趣和在研项目:
专于SNP识别、RNA测序、比较基因组学、进化基因组学跟下一代基因测序法。
仲米财 助理研究员
联系方式:
电话: 0871-65225485
邮件: zmchlj@126.com; zhongmicai@mail.kib.ac.cn
通讯地址: 中国云南省昆明市黑龙潭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主页链接: http://www.escience.cn/people/zhongmicai/index.html
简历:
仲米财,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七年关于植物营养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学习与研究经历,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和强大的实验及数据分析能力。
研究兴趣和在研项目:
我正在钻研基因本体论和SNP分型。我对生物信息学和生物燃料有极大兴趣,未来几年计划在昆明植物所Jeffrey Bennetzen研究组上跟我的同事们一起工作,渴望在农业跟遗传学上有进一步的研究。
宁巧玉 科研秘书
联系方式:
电话: 0871-65225485
邮件: qu.n@foxmail.com
通讯地址: 中国云南省昆明市黑龙潭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简历:
2013年毕业于湘潭大学,专生物工程;五年社会实践经验(包括工作、实习、公益及志愿)涵盖专业及非专业、私企及政务;2011年义工旅行至川西甘孜州稻城,徒步亚丁朝拜三神山圣湖;2012年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科研所自主实习,兼职于曼丽翠国际青年旅舍;2013年自行组织“家教自助团”创业团队参赛“挑战杯”创业大赛,获优胜奖;2013年12月加入昆明植物所Jeff研究组。
研究兴趣和在研项目:
热爱自然、乐于穷游各地,怀抱梦想、喜欢挑战,对生命世界最原本的探索充满极大的兴趣。专于强化英语,涉猎该研究组相关的先进性科研发展动态,通向国际生物科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