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枣的前世今生

Time:2015-06-01  |  Author:彭华  

        藤枣(Eleutharrhena macrocarpa (Diels) Forman是我国的重要保护植物,在1999年国家林业部和农业部等代表国家发布的第一批国家保护植物名录中,被列为 I 级保护植物。该物种是防己科单种属植物,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和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卡西山(Khasia Hills)。在近十几年的保护实践中,由于其重要的保护地位和系统学意义,在很多的保护区科学考察集中均被列入其中。而后来的精细科学考察中又没有发现,带来了很大的问题。要么是我们的保护出了问题,保护了多年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没有了;要么是当初鉴定有问题,抑或是当初压根就没有,我们自己拍脑袋决定这里“有”而进入了名录。因此,需要对这个重要的物种的前世今生做一个交代。

        1975年,根据阿诺德树木园标本馆收藏的蔡希陶先生1934年采集自云南东南部屏边标本(H. T. Tsai 55336),L. L. Forman判定了半个多世纪前Diels(1910)发表的大果密花藤(Pycnarrhena macrocarpa是一个不同于本属其他类群的物种。主要原因是Diels当时依据的是2份果实标本,看不见花部结果。造物弄人,而蔡先生这个采自屏边具有雄花的标本显示该植物的花丝分离,与所有的密花藤属植物(花丝大部合生)不同。于是Forman建立了新属藤枣属(Eleutharrhena,其意就是花丝分离的。此外,新属的另一特征是核果基部收缩成的心皮柄明显,几达1.5厘米。基于这两大特征而明显与密花藤属区别。这样的划分,还得到了叶表皮(D. F. Cutler,1975)和花粉形态(I. K. Ferguson,1975)的支持。

        Diels的模式标本(Henry12810,K, NY)明确写明采自云南南部思茅东南,是果实标本,然后就没有更详细的信息了。当时,Henry的采集基本上都是范围很大的概念,有时一东南会跑到江城甚至版纳去,所以,有一段时间,我们确切的记录是勐腊县。实际上,我们一直跟一些学者一样均认为可能没有那么远,如李玉媛教授编的菜阳河保护区科学监测的报告就写明此地有藤枣,但是笔者问她标本存放时,又说没有等等,扑溯迷离。最近,菜阳河保护区的同志们通过野外不断寻找,得到了其照片,经过放在“云南湿地”QQ群请我判断,初步确认是该物种。前段时间,得一机会,与陆树刚教授一同再往此地,在保护区人员陪同下亲自采集到了标本。可惜果期已过,只看到果柄还在。特此声明,蒙陆教授垂顾,身体原因没有亲往沟谷,在上面岔路口附近采集标本并等待了3个多小时。这次行程是值得的,至少说明了Henry的模式就是来自思茅东南的菜阳河!作为极小种群的代表性物种值得研究,特别是模式产地。可贵的是Forman不仅列举了蔡希陶先生这个采自屏边的标本,还有J. D. Hooker与T. Thomson于1850年前后在Khasia Hills采集的无号标本,丰富了其分布信息,扩大了其分布西界。从其分布区貌判断,这个物种非常值得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以便我们理解这样的分布式样的定向成分的形成和合理扩散路径。

        目前,需要汇集科考的标本记录,有信息说马关古林箐有1600多个藤枣个体,需要证实!以前的很多鉴定错误均把曾经同属的大叶藤等搞成藤枣(网络图片可见)。另外这个地区到印度阿萨姆卡西山广大地区合适的生境下应该有分布,需要认真调查,特别是季风常绿阔叶林下合适地段,如赵明旭博士就在镇康南捧河保护区采到,可惜同样为营养体。所以相关科考(如南滚河、铜壁关)列入该种还是有一定的科学考虑的。不管怎么说,如果没有标本采集和记录,擅自放入怎么也是说不过去的。目前,尚未有关于雌花的标本,需要我们认真在野外寻找,填补这一科学遗憾。更直白的说,目前尚未有该种植物的很好照片,如生境、植株、花序、花部特征、果序、果实特征等完整的影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