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故事】——牛樟芝
Time:2022-11-11 | Author:杨祝良
牛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 (M. Zang & C.H. Su) Sheng H. Wu, Z.H. Yu, Y.C. Dai & C.H. Su)模式标本
牛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 (M. Zang & C.H. Su) Sheng H. Wu, Z.H. Yu, Y.C. Dai & C.H. Su)隶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伞菌纲,多孔菌目,台芝属(科级地位未定),是我国台湾特产的一种著名药用真菌,通常生于老的牛樟树 (Cinnamomum kanehirae) 空树干内壁上。有治疗肝病、抗肿瘤、抗病毒、抗过敏、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它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野生药用真菌,虽已实现人工栽培,但上品价格仍然在每千克15000美元左右。由于其重要经济价值,备受医药界同行关注,但没有学者知道其科学名称。1989年,我国台湾学者台北医学院苏庆华教授将一份采自台湾的标本寄望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请臧穆研究员帮助鉴定。作为灵芝科灵芝属 (Ganoderma) 的一个新种 (Ganoderma camphoratum M. Zang & C.H. Su),臧穆和苏庆华于1990年将其正式发表,该种模式标本就保藏在KUN (KUN-HKAS 22294)。该种虽正式发表了,但其分类地位并没有解决,因此该模式标本是后人研究的重要材料。经过研究,后人曾将该种置于拟层孔菌科薄孔菌属 (Antrodia)。此后,利用分子系统发育证据,有人将该种独立出来,建立了牛樟芝属 (Taiwanofungus),并以牛樟芝 [T. camphoratus (M. Zang & C.H. Su) Sheng H. Wu, Z.H. Yu, Y.C. Dai & C.H. Su] 作为该属的模式种。虽然牛樟芝属属于多孔菌目,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但其具体系统位置仍需今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