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生地实验室 > 植物繁育系统进化生态学 > 研究组人员
left
植物繁育系统进化生态学
研究组人员

陆露 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2-12-13  |  作者: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陆露 博士

副研究员

E-mail: lulu@mail.kib.ac.cn

研究兴趣

1)杜鹃花科越桔亚科白珠树族与越橘属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

白珠树族(Gaultherieae)与越桔属(Vaccinium L.)同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亚科(Vaccinioideae),是越橘亚科中物种多样性较高的两个近缘大类群,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分布。白珠树族约250种左右,主要呈典型环太平洋分布。越桔属近450种,主要在北温带,部分在热带亚洲、中南美洲及非洲分布。白珠树族许多种类由于富含乙酰水杨酸,是欧美著名的冬青类植物(wintergreens),而越桔属许多种类是著名的经济水果,如蓝莓(blueberries)和蔓越莓(cranberries)。通过与美国加州科学院植物学系Peter W Fritsch 博士合作,对两大类群开展全面地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并通过形态和分子手段,开展系统、进化与生物地理学研究,揭示其分布规律与物种多样性的成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分布格局的影响提供重要线索。

2)被子植物基部类群花粉形态多样性和适应性进化研究

自达尔文时代起被子植物起源和演化一直存在许多悬而未绝的问题。分子系统学研究提出了被子植物中最早分化出的被子植物基部类群(basal angiosperms)的概念,基部类群内部系统发育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近年来,花粉形态特征在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中的重要性被进一步突显,并为定义以"目"这一分类等级为重点的被子植物APG系统关键分支提供了重要的广义形态学证据。通过与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Stephen Blackmore 博士和 Alexandra Helen Wortley 博士开展合作,研究依据APGIII 系统,以目下科属为基本单元,在分子系统发育背景下,分析基部类群花粉性状演化样式,增进对基部类群花粉形态演化历程一些重要脉络的认识;发现筛选用于揭示相关类群有价值的花粉性状,研究系统关系复杂或不确定类群,为深度研究被子植物花粉形态演化规律提供有价值的基本框架;对花粉性状与生境、地理分布和传粉方式等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基部类群的适应性进化规律。

简历

2012.3至今,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9.8-2012.2,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3.9-2009.7,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99.9-2003.6, 云南大学生物技术、生物学基地班,获学士学位

2012.3-7、2009.11-2010.2、2008.9-2009.2,美国加州科学院植物学系,访问学者

2006.10-2007.1,美国加州科学院植物学系,北卡罗来纳州Wake Forest大学生物系,访问学者

会议及报告

2012.7.31-8.2  昆明:第七届西部地区植物科学与开发研讨会

2012. 5.23    旧金山:湾区生物系统学研讨会(Bay Area Biosystematists Seminar,BABS)

2012.5.10    旧金山:加州科学院作题为“Biodiversity of the Himalaya-Hengduan Mountains: insights from the wintergreens (Gaultheria)”报告

2011.10.26-27  昆明:2011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十届青年研讨会,作“被子植物基部类群花粉多样性及其演化”报告

2011.10.10    丽江:第三届玉龙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发展研讨会

2011.7.22-8.1   墨尔本:第十八届国际植物学大会(XVIII 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

2009.2.12,    旧金山:达尔文诞辰200周年暨“进化2009”学术研讨会(Darwin’s 200th Birthday with “Evolve 2009”)

2009.1.13    旧金山:湾区生物系统学研讨会(Bay Area Biosystematists Seminar,BABS)

2009.1.10    伯克利:Regional Park 植物园作题为“Yunnan, the Botanical Paradise”报告

2008.10.31    旧金山:珍妮古道尔讲座(Jane Goodell Lecture, San Francisco)

2004.7.19-23   北京:第十届华人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国际学术研讨会(10th SCB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Beijing)

2003.12.21    北京第三届发展中世界科学院院士大会(The Third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TWAS)

在研基金项目

2013.1 - 2016.12, “被子植物基部类群花粉形态多样性和适应性进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SFC:No. 31270272)

2012.1-2014.12, “杜鹃花科白珠树属核心东亚分支系统与进化策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SFC:No. 31100163)

2011.1-2013.12, “中国-喜马拉雅白珠树属种质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科院-拨院人才专项课题经费-西部之光-西部博士专项(No.292010312D11034)

2009.9-2012. 9, “国产白珠树属与越橘属植物DNA条形码研究”,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含重大研究计划)子课题(No. 2009-LSF-GBOWS-01)

发表论文(第一作者):

1. Ren H, Lu L#, Wang H, Li DZ. 2011. DNA barcoding of Gaultheria L. in China (Ericaceae: Vaccinioideae)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49 (5): 411 -424 (# co-first author)

2. Lu L, Fritsch PW, Cruz BC, Wang H, Li DZ, 2010. Reticulate evolution, cryptic species, and character convergence in the core East Asian clade of Gaultheria (Ericaceae).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57: 364 – 379

3. Lu L, Fritsch PW, Bush CM, Dong LN, Wang H, Li DZ, 2010. Systematic implications of seed coat diversity in the Gaultherieae (Ericaceae). Botanical Journal of Linnean Society 162 (3): 477-495

4. Lu L, Wang H, Fritsch PW, Li HT, Li DZ, Chen JQ, 2009. Pollen morphology of Gaultheria L. and related genera of subfamily Vaccinioideae: taxonomic and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154: 106-123

5. Lu L, Wang H, Blackmore S, Li DZ, Dong LN, 2007. Pollen morphology of the tribe Rhinantheae (Orobanchaceae) and its systematic significances. 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68: 177-198

6. 陆露, 王红, 李德铢, 2005. 杜鹃花科白珠树属分子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22(6): 658 – 667.

7. 陆露, 王红, 韦仲新, 2005. 山柳科和堇菜科八个种的花粉形态—兼谈第伦桃亚纲六个科及省沽油科系统关系. 云南植物研究27 (3): 269 – 278.

8. 陆露, 王红, 2004. 大风子科13个种的花粉形态. 云南植物研究26 (1): 73 – 8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