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生地实验室 > 喀斯特植物物种演化专题组 > 新闻动态
left
喀斯特植物物种演化专题组
新闻动态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三次野外科考顺利结束

文章来源: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  更新时间:2014-01-26  |  作者:李怀春,税玉民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税玉民研究员带队,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局保护办及大围山保护区管理局河口管理分局的组织下,并由金平分水岭和绿春黄连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骨干协助下,于4月28日到5月10日进行了为期13天的科考。30余位考察队员在近40º的高温下开展野外工作,克服蚂蟥、蛇,特别是热带蚊、蚁等带来的一些袭扰,圆满的地完成了预期的考察目标。

本次野外考察共有植被、种子植物、蕨类、苔藓地衣、木兰、苏铁、兰科植物、濒危物种以及社会经济等9个考察专题人员参与,集中考察了河口县白岩、坝洒及南溪等地。该次考察共收集了11个植物群落的样方资料,特别是中国南部及中南半岛北部喀斯特地貌特有的蚬木群落,采集种子植物标本近800号,蕨类标本182号,苔藓标本266号,地衣标本45号。木兰组、苏铁组和濒危组也有一些新发现。特别珍贵的是,首次明确了华盖木在大围山保护区河口片区的分布,采到有果的标本,为大围山华盖木分布提供了确凿的科学依据。本次考察发现的华盖木居群均很小,植株个体很少,但植物体高大,要采到标本困难极大(见录像)。此外,还在河口低海拔地区发现苦苣苔科的密序苣苔,本种为地区特有属,标本在1956年在河口曾采集到,但由于热区开发,其生境大多遭破坏,其河口居群几次寻找均未见到,现在河口居群的重新发现,为确定这一特有单种属的系统位置又添一份材料。

本次考察还采集了大约300份的DNA材料,包括华盖木、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密序苣苔、假厚叶秋海棠和扇苞蒟蒻薯等地区特有属种,为以后开展大围山地区DNA条形码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大围山采集华盖木标本

采集华盖木的果实标本(税玉民摄)

特有植物-密序苣苔Hemiboeopsis longisepala (H. W. Li) W. T. Wang(税玉民摄)

特有植物-细柄芋Hapaline ellipticifilium C. Y. Wu et H. Li (税玉民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